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科研成果-> 正文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发布日期:2023-01-10  来源:   点击量: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翁贺凯 对外传播 2023-01-10 09:00 发表于北京

【内容提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重视中华文化、文明的国际传播问题,也再次强调了在文化建设中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性。在理论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对象是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整体。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人类文化传承与演进的内在要求,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创新实践的历史必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然之义,更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中华文明 国家文化软实力


对中华文化、文明国际传播问题的重视与强调,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一个明显的理论亮点、理论增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国际传播的论述是一句话,“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被置于文化建设章“(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二级标题之下。而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文化建设章设置了独立的二级标题“(五)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来论述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问题,整整一段、三句话,分别论述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问题。纵观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是首次设置独立的二级标题论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问题,意义非同寻常。这与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文化文明的影响力提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31”重要讲话提出要切实加强新时代的国际传播“五力”建设,是完全匹配的。不止于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文化建设章的总论部分的理论内涵也非常丰富。本文着重对“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问题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的提出与对象延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命题。

2013年12月30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一般认为,传统的道德价值还只是传统文化的几个方面的内涵之一。到2014年2月24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性地作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对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作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内涵作出界定: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对象从传统文化扩展到了中华文化,强调要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理论上,中华文化的内涵就不仅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是包涵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对象延展到了中华文明,提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这是将中华文化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放置于整个人类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语境之中,视野显然就更为广阔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上述论述语境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对象不仅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是涵义更为广泛的中华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则更为明晰地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前置,而且紧接着的这几个动词——“发展”“弘扬”“传承”,论述涵义非常清晰,不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同样也需要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展、弘扬,创新、创造。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综上可见,尽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要对象是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又不仅限于此;在理论上,它可以也应当延展至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文明这一整体。“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1.“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人类文化传承与演进的内在要求

创造、创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但在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表现特点:在科学领域表现为新规律新原理的发现,在技术领域表现为新工具新技术取代旧工具旧技术,在文化领域就表现为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传承与发展、创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于人类文明、文化的传承性演进性有着深刻的认知。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说:“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也必然是在继承、融汇人类文化史上一切有价值的产物基础之上的发展与创新。

2.“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创新实践的历史必然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伟大实践必将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前行、团结奋斗,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进程。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对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新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必然要求思想文化领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中国人民不仅将为人类贡献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而且将把自己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

3.“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然之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上有三大来源:一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所创造的革命文化;三是党在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般而言,思想的来源不能直接等同于思想的内容或组成部分,我们不宜简单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直接拿来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成组成部分。它们在理论上还应当经过“激活”“熔铸”“转化”等功夫,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发展、弘扬、传承,才能更好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来就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然之义。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对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影响力、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的战略目标而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具有关键意义。

2013年12月30日,正是在首次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我们可以把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理解为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向外辐射、发挥作用的方面,其内在的变量是这个国家的基础国力与文化实力,其外在的变量则是这个国家的文化传播能力。

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基本内涵,是提升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传播力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然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深厚源泉,但是在新时代,更重要、更艰巨的使命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好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

从习近平同志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相关重要论述中,我们也能找到明确的依据。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那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践证明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成功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感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客观看待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我国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在2014年10月23日的《当前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当代中国实际与时俱进,多讲中国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舆论工作也要久久为功,我们的观念和主张要经常说、反复说,不能长在深山无人知。”在2021年5月31日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当前,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多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形成的影响力,而非当代中华文化、价值观念产生的影响力。根据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凯度集团联合所作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以及美国《新闻周刊》的调研结果:海外民众熟知并认为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几乎全部都是来自传统文化;他们尤其缺乏对于当代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核心价值的了解与认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缺乏文化自信自强的观念支撑,常常是对内对外两张皮——对内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对外简单输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其次,中华文化现代化的程度总体而言还比较低,我们在文化生产、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等主要指标上与世界发达国家仍有比较大的差距。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确实做得还不够,没有形成既能准确概括中华现代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又富有传播学力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致使海外民众对中华现代文化核心价值的认知较为模糊。

要解决目前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偏于传统文化的问题,在文化内容上,最关键的就是要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汇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之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在文化传播上,关键是要创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理念,从简单地“送出去”转变为富有成效的“展形象”;要创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机制,从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并充分引入市场运行机制;要创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策略,从多国一策向一国一策转变,从泛众传播向精准传播转变;要创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方式,用心跨越中西文化障碍,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总而言之,只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化内容上融汇古今、在文化传播上融通中外,我们才能改变目前中国国际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的相对弱势的现实境况,实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战略目标。

翁贺凯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江南体育平台登录国家安全研究院研究员


Baidu
map